【课程思政 以案说教】陕甘宁边区的三三制政权建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思政案例(1)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学时:48
学分:3
课程类别:思政
授课对象:一年级本科生
课程负责人:陈贵华
课程组成员:陈贵华、张义、王蓉、霍慧新、聂继红、陈明辉、同书琴、石武英、唐尚书
1.案例主题
陕甘宁边区的三三制政权建设
2.结合章节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3.案例意义
本案例以一个外国记者的角度讲述了陕甘宁边区一次民主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抗日战争紧张的局势下,边区的三三制政权建设显示出了高度的进步性、人民性。外国进步记者和国内各方进步人士正是从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的这种密切联系中,从这种质朴而真诚的民主实践中,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使学生认识到正是中国共产党有力地保证了根据地人民的民主权利,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赢得了边区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稳定、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
4.案例描述
本案例文本摘编自英国记者斯坦因著《红色中国的挑战》,李凤鸣译,新华出版社1987年出版。采用案例文本分析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延安市政府狭小简单的会议室里,延安市参议会常驻委员会与延安市政府的联席会议正在举行,参议会各参议员是由延安市的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直接选举出来的。
有几个是农民,另有几个是典型的旧式商人。一个是年老的学者,几个是当地年轻的共产党员,两个是女人。(案例解析:表明了边区参议会代表的产生方式及其广泛性和多样性。)
市长正向会议报告最近数月好工作的例子,他举了一个例子说邻近居民如何帮助伤兵安排生活促使居民积极生产。市长继续说到坏工作的例子。下级政府的一个职员要发动拥军运动的新阶段,但是他并没有提出做什么;他又抱怨植树运动,但他自己并没有上过山。因此老百姓对于他的言行不一,非常愤怒。(案例解析:说明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不避讳、不掩过。)
市长接着就一般行政作了长的报告。他说,学校已经大大改善,课程内容更切合实际;利用好榜样来改造顽皮儿童的坏习惯,现在已经在延安家庭中普遍实行,代替了过去打孩子的办法。教育成人读报的夜校,一天天更普遍了。虽然人民晓得喝生水有害,但他们注意卫生不够,延安仍然发生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疾病。(案例解析: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深入细致。)
他接着详尽地报告了最近一次群众运动的重要性,这次运动的目的是要在边区的每一村庄都要实现“十点”工作计划,即每家一井、多种树、多养猪、造一个新羊圈、每村必须有一个“互助仓”、生产消费合作社、一个产婆、至少一个铁匠铺、一个老百姓办的学校、一个秧歌队。
讨论开始了。一个非共产党员的商人说,市长的报告很具体(这是边区最高的赞美词),并且说市政府方面虽然仍然有若干缺点,但一般说来是很好,“十点”工作计划尤其受人欢迎;但是市政府必须修修道路,铺平就更好。老学者流利地讲了很多话。他也谈到道路的破坏和修河堤,然后他批评学校了,他说:“很多学校的教室太小、太挤,对于学生的身体不好。我们的课程仍然不完全,学校家长还希望更好一点。教学生写字的方法是不对的,老百姓希望他们的孩子学着写楷字;政府应该供给好的写字先生。”(案例解析:体现了代表们积极参与政府计划,献言献策。)
讨论刚开始,可能进行几天。以后有人告诉我,联席会议使市长改变了他的六月行政计划的若干项目。(案例解析:表明边区政府认真听取代表意见,并及时做出反馈。)
老百姓被告诉说,为了使事情做得合你的意,你必须参加社会活动,你必须参加选举,选举你所信赖的人,你必须多多依靠自己,因为共产党人在政府及参议会只占三分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自治政府第一次在中国的一部分土地上实行了,虽然方法还很原始。这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成功和延安区域的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讨论: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设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5.案例反思
(1)案例实施的优点:具有较强的史料性和说服力。本案例以一名外国记者亲身所见所闻,详细记载了陕甘宁边区的一次民主参政会,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细节描述生动具体,记载内容翔实可信,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看待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案例实施的不足:如果不能把握教学节奏、妥当剪裁史料,比较容易陷入烦琐的、流水账式的事件介绍,偏离主线,喧宾夺主。
6.育人效果与反馈
通过本案例教学,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的政治建设,领会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所付出的努力和采取的方针政策,为全面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奠定了基础。
撰稿人 | 张义
当班编辑 | 郑泽旋
责任编辑 | 孙倩茹 木夕夕